第548章 反轉
關燈
小
中
大
蕭覃神色間略有些不自然,打掃了一下喉嚨這才道,“父皇果真是料事如神。兒臣按著之前二皇兄的部署,帶人去候著,果然瞧見六皇弟......哦!不!是瞧見了叛賊蕭綦以清君側勤王的名義,竟是帶著西山大營幾百餘人趁著方才靖安侯與遼東軍的人馬膠著之時,想要趁虛而入,從承明殿側門入。好在,陛下早有所備,他們不知從何處備來的火銃、鳥銃等物皆是受了潮,不好使了,否則,對著那麽一百多把玩意兒,兒臣也沒有法子將人攔下。”
“不過,蕭綦卻是狡猾得很,見勢頭不對,居然在死士的護持之下逃了,兒臣已經立刻著人去追,只是暫且還沒有消息。兒臣無能,還請父皇責罰。”說著,已是雙手平舉眉間,長揖到底。
永和帝輕輕一揮手,“此事倒也算意料之中,他若如此好對付,也不會一計重一計,事到如今,還不死心地卷土重來了。”
眼下的情形讓董大榮有些不安,蕭奕亦然。
只是蕭奕想起城內城外的數萬大軍,包括此時已經將承明殿重重包圍的數千精兵,他又有恃無恐起來。
若非全無辦法,方才,靖安侯會如此輕易認輸,讓他們進殿來?
不過是因為知道大勢已去,無謂再多做犧牲罷了,只是,到了如今,父皇居然還要虛張聲勢?
想到這些,蕭奕越發安之若素。
永和帝的目光則轉而睞向董大榮,“如何?忠心耿耿的董大人,可要幫朕分憂?帶兵去將蕭綦那個逆子給朕抓回來?”
董大榮目光閃了閃,還不待說話,邊上蕭奕卻已是道,“父皇,蕭綦那個逆賊自然是跑不了,可是當務之急卻是眼前的事。”
“哦?眼前的事?”永和帝聽罷,也覺得甚是有道理一般,點了點頭道,“確實,眼前的事,也總該有個結果。你說呢?靖安侯?”
蕭奕奇怪地瞥了一眼靖安侯,這樣的事,為何要問靖安侯?不過,父皇能夠松口便是好事啊!
蕭奕將心中乍起的疑慮壓在心底,打疊起精神笑望向永和帝,諂媚道,“父皇英明!”
永和帝輕瞥他一眼,那目光中,好似帶著許多難言的意味,只是一眼過後,他卻是又轉頭望向靖安侯,似是非要等靖安侯的一個答案。
直到靖安侯躬身朝著永和帝一點頭,永和帝便是笑了起來,“如此甚好,有些事,確實是到了該要清算的時候了。”
永和帝言罷,雙眸已是徹底沈冷下來,轉頭望向那一串顯然正是蕭綦同夥的“粽子”,淡聲吩咐道,“將這些人先押下去吧!等到將那逆子拿回,再一並處置。”
“是。”那一隊禁軍中的小旗應了一聲,便是將那一串“粽子”又拎了下去。
蕭奕不知為何,覺得有些不安,回過頭望向董大榮,卻見他不知何時也是緊攢著眉峰,面色凝重的樣子。
蕭奕心下更是不安了,只是想著他們重兵在手,有什麽好怕的,又勉強端住了。
只下一刻,卻見著一個有些眼熟的人影大步從殿外進來,到得禦座前,竟是很恭敬地躬身行了禮。
永和帝讓他起身,“如何了?”
“回陛下,都妥當了。”那人畢恭畢敬應道。
蕭奕卻直到此時才認出這有些眼熟的來人是何許人也,就是因為認出了,才是瞠目結舌,不敢置信,又很是有些不安地道,“董大人,這不是……這不是你那個……”
“正是我那侄兒,董成。”董大榮沈聲應道。
蕭奕的心,沈得更是厲害,轉頭往董大榮望去,董大榮卻已沒有看向他,目光望著上座的永和帝,神情很是覆雜。
“總以為陛下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我宰割,卻沒有想到,臨到頭來,反倒是我,落進了陛下的局中,已然坐困愁城。”董大榮突然變了一個人一般,將方才面上粉飾太平的忠臣模樣盡數抹去,甚至挺直了腰板兒,笑了起來,也再未以“臣”自稱。
恍若除去了面具,露出了最為真實的模樣。
而這番模樣,想必是連蕭奕也未曾見過,否則,他也不會望著眼前的人,目光有些怔忪和陌生了。
然而,待得明白過來他話裏的意思,他的表情中,便更多了兩分驚駭。
下意識地便是囁嚅著喚道,“董大人?”
他自來便不是膽子非常大的人,雖然一直心有不甘,總覺得都是龍子龍孫,都是父皇的兒子,緣何他卻要比旁人低上一等?蕭綦也就罷了,他母家出身高貴,可是蕭允呢?他的生母甚至還不如他的母親,卻憑什麽能夠成為皇後的養子,從而身上多了個嫡出的身份,一躍居於眾皇子之首?
這些年,多是母妃在耳邊告誡於他,他們得忍,慢慢來。
可是到了如今,本以為再也不用怕什麽了。
怎麽好像剎那間,事情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董大榮卻好似根本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一般,甚至懶得朝他看去一眼。
蕭奕的心口好似破了個洞,呼呼地直往內裏灌冷風,寒意,從心間起,竄至四肢百骸。他忍不住,悄悄打了個哆嗦。
許久後,才茫然地轉頭,望向了殿上。
也不知是望向了龍椅之上,坐著的那個生養他的君父,還是望向了永和帝身下那張金碧輝煌,讓人不由自主心生向往,不自覺想要靠近的椅子。
近在咫尺,卻已是咫尺天涯。
永和帝也沒有看向蕭奕,說起來,這個兒子委實是不堪。
從前,只當他是不堪大用。
卻也沒有想過要徹底放棄他,畢竟是自己的骨肉。
以為,將他放到遼東去,歷練一番,說不得能有點兒長進。
加之,他一直對遼東有些謀算。
卻沒有想到,他非但沒有醒悟,反倒野心膨脹,越陷越深,好似入了迷竅一般,終至今日,再無歸途。
這一遭,永和帝的對手,從來不是他這個蠢兒子。
同樣的,董大榮又何曾真正奉他蕭奕為主?身為棋子,而不自知,實在是蠢得無可救藥。
“董大榮,朕心中,自來有兩處心結,一是西北狄族,此為外患,二便是你遼東董大榮,擁兵自重,不敬朝廷。多年來,都是稱病,從不進京述職。口中稱臣,卻早已將遼東當成了你董家的天下。”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蕭綦卻是狡猾得很,見勢頭不對,居然在死士的護持之下逃了,兒臣已經立刻著人去追,只是暫且還沒有消息。兒臣無能,還請父皇責罰。”說著,已是雙手平舉眉間,長揖到底。
永和帝輕輕一揮手,“此事倒也算意料之中,他若如此好對付,也不會一計重一計,事到如今,還不死心地卷土重來了。”
眼下的情形讓董大榮有些不安,蕭奕亦然。
只是蕭奕想起城內城外的數萬大軍,包括此時已經將承明殿重重包圍的數千精兵,他又有恃無恐起來。
若非全無辦法,方才,靖安侯會如此輕易認輸,讓他們進殿來?
不過是因為知道大勢已去,無謂再多做犧牲罷了,只是,到了如今,父皇居然還要虛張聲勢?
想到這些,蕭奕越發安之若素。
永和帝的目光則轉而睞向董大榮,“如何?忠心耿耿的董大人,可要幫朕分憂?帶兵去將蕭綦那個逆子給朕抓回來?”
董大榮目光閃了閃,還不待說話,邊上蕭奕卻已是道,“父皇,蕭綦那個逆賊自然是跑不了,可是當務之急卻是眼前的事。”
“哦?眼前的事?”永和帝聽罷,也覺得甚是有道理一般,點了點頭道,“確實,眼前的事,也總該有個結果。你說呢?靖安侯?”
蕭奕奇怪地瞥了一眼靖安侯,這樣的事,為何要問靖安侯?不過,父皇能夠松口便是好事啊!
蕭奕將心中乍起的疑慮壓在心底,打疊起精神笑望向永和帝,諂媚道,“父皇英明!”
永和帝輕瞥他一眼,那目光中,好似帶著許多難言的意味,只是一眼過後,他卻是又轉頭望向靖安侯,似是非要等靖安侯的一個答案。
直到靖安侯躬身朝著永和帝一點頭,永和帝便是笑了起來,“如此甚好,有些事,確實是到了該要清算的時候了。”
永和帝言罷,雙眸已是徹底沈冷下來,轉頭望向那一串顯然正是蕭綦同夥的“粽子”,淡聲吩咐道,“將這些人先押下去吧!等到將那逆子拿回,再一並處置。”
“是。”那一隊禁軍中的小旗應了一聲,便是將那一串“粽子”又拎了下去。
蕭奕不知為何,覺得有些不安,回過頭望向董大榮,卻見他不知何時也是緊攢著眉峰,面色凝重的樣子。
蕭奕心下更是不安了,只是想著他們重兵在手,有什麽好怕的,又勉強端住了。
只下一刻,卻見著一個有些眼熟的人影大步從殿外進來,到得禦座前,竟是很恭敬地躬身行了禮。
永和帝讓他起身,“如何了?”
“回陛下,都妥當了。”那人畢恭畢敬應道。
蕭奕卻直到此時才認出這有些眼熟的來人是何許人也,就是因為認出了,才是瞠目結舌,不敢置信,又很是有些不安地道,“董大人,這不是……這不是你那個……”
“正是我那侄兒,董成。”董大榮沈聲應道。
蕭奕的心,沈得更是厲害,轉頭往董大榮望去,董大榮卻已沒有看向他,目光望著上座的永和帝,神情很是覆雜。
“總以為陛下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我宰割,卻沒有想到,臨到頭來,反倒是我,落進了陛下的局中,已然坐困愁城。”董大榮突然變了一個人一般,將方才面上粉飾太平的忠臣模樣盡數抹去,甚至挺直了腰板兒,笑了起來,也再未以“臣”自稱。
恍若除去了面具,露出了最為真實的模樣。
而這番模樣,想必是連蕭奕也未曾見過,否則,他也不會望著眼前的人,目光有些怔忪和陌生了。
然而,待得明白過來他話裏的意思,他的表情中,便更多了兩分驚駭。
下意識地便是囁嚅著喚道,“董大人?”
他自來便不是膽子非常大的人,雖然一直心有不甘,總覺得都是龍子龍孫,都是父皇的兒子,緣何他卻要比旁人低上一等?蕭綦也就罷了,他母家出身高貴,可是蕭允呢?他的生母甚至還不如他的母親,卻憑什麽能夠成為皇後的養子,從而身上多了個嫡出的身份,一躍居於眾皇子之首?
這些年,多是母妃在耳邊告誡於他,他們得忍,慢慢來。
可是到了如今,本以為再也不用怕什麽了。
怎麽好像剎那間,事情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董大榮卻好似根本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一般,甚至懶得朝他看去一眼。
蕭奕的心口好似破了個洞,呼呼地直往內裏灌冷風,寒意,從心間起,竄至四肢百骸。他忍不住,悄悄打了個哆嗦。
許久後,才茫然地轉頭,望向了殿上。
也不知是望向了龍椅之上,坐著的那個生養他的君父,還是望向了永和帝身下那張金碧輝煌,讓人不由自主心生向往,不自覺想要靠近的椅子。
近在咫尺,卻已是咫尺天涯。
永和帝也沒有看向蕭奕,說起來,這個兒子委實是不堪。
從前,只當他是不堪大用。
卻也沒有想過要徹底放棄他,畢竟是自己的骨肉。
以為,將他放到遼東去,歷練一番,說不得能有點兒長進。
加之,他一直對遼東有些謀算。
卻沒有想到,他非但沒有醒悟,反倒野心膨脹,越陷越深,好似入了迷竅一般,終至今日,再無歸途。
這一遭,永和帝的對手,從來不是他這個蠢兒子。
同樣的,董大榮又何曾真正奉他蕭奕為主?身為棋子,而不自知,實在是蠢得無可救藥。
“董大榮,朕心中,自來有兩處心結,一是西北狄族,此為外患,二便是你遼東董大榮,擁兵自重,不敬朝廷。多年來,都是稱病,從不進京述職。口中稱臣,卻早已將遼東當成了你董家的天下。”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